今天是 2025年05月25日    星期日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分享  |  登录  注册
您的位置:中国城市节能网要闻快讯新闻资讯正文

城市更新 | 北京:贯彻落实文件精神 以首善标准加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2025-05-25 16:17:43来源:中国建设报点击:680 次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准确研判我国城市发展新形势,对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城市更新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政策支撑和组织方式,强调了“六个坚持”,即在工作中要做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规划引领、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保护第一、坚持实事求是,为下一步城市更新行动深入推进指明了方向,是我们做好城市更新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将为各地稳妥有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建立健全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机制发挥重要作用。


北京市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把城市更新作为保障民生、促进发展、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率先对标《意见》最新要求,明确8类53项城市更新重点任务,围绕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打造城市更新民生工程、发展工程、安全工程,推动具有影响力的城市更新项目加快实施,打造城市更新“北京样板”。


一是突出服务首都功能,筑牢首都城市发展根基。充分释放“四个中心”(是指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四个服务”(是指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的工作服务,为国家的国际交往服务,为科技和教育发展服务,为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服务)中蕴含的巨大发展能量,更新提升首都功能核心区和重点功能区,以更优越的空间、更优良的环境和更优质的服务,营造安全高效有序便捷的一流政务环境。持续提升天安门地区等传统国事活动空间品质,推进外事活动空间设计,打造国家会客厅、城市会客厅等高层级外交外事活动场所。焕新后的隆福寺文化空间、前门大街、崇雍大街已成为展示大国首都形象、展现中华文化魅力的“金名片”。


二是突出人民城市理念,交出人居环境改善民生答卷。聚焦“七有五性”(是指“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和“便利性、宜居性、多样性、公正性、安全性”),针对“接诉即办”高频诉求,加快平房、老旧小区、危楼更新改造,围绕完整社区和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增补“一老一小”服务设施和教育、体育、文化等功能短板,打造“民生改善综合体”。“十四五”期间已累计实施市属老旧小区改造6700万平方米,完成核心区平房院落申请式退租9773户,启动实施危旧房改建82.7万平方米,D级危楼全部无条件纳入拆除改造范围。西城区桦皮厂8号楼通过“原拆原建”探索危旧楼改建新模式,采用混凝土模块化建造工艺和数字技术,将“老房子”成功改造成“好房子”。昌平回天地区、丰台方庄街道等大型居住区更新改造持续推进,惠及区域居民家庭30余万户。


三是突出高质量发展,激发提振经济新动能。围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两区”、“三平台”建设,强化“五子”联动(是指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两区”建设、数字经济、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深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通过城市更新打造出更多高品质活力空间,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期间已实施老旧厂房更新项目300余个、重点产业园区提升12个,支撑清华国重、火箭大街、氢能示范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落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高品质空间载体。完成西单、王府井等40个传统商圈改造提升,引导业态升级、挖掘新消费潜力。推出亮马河、清河、京张遗址公园等标杆项目,不断营造花园城市建设和美丽经济发展新场景。


四是突出文化传承,彰显历史风貌和古都风韵。保护和挖掘传统文化、在地文化是开展城市更新工作的重要原则。北京中轴线申遗历时12年、完成100多项文物保护工程,于2024年7月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近两年来,申遗影响力持续放大,集中联片带动了老城区整体保护更新。持续开展核心区平房整院退租新模式,恢复老街、胡同、四合院独有城市肌理,探索活化利用新路径。持续推进城南行动、京西转型,南中轴博物馆群加快建设,首钢工业遗存焕发新活力,推动“京西八大厂”全面复兴。


五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守住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生命线。关注城市内涝、管线老化等问题,提升防涝、防灾等能力。持续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成地下管线运行安全感知平台,实现核心区燃气、供热、电力地下管线运行监测全覆盖,试点推进“一网统管”体系建设,“十四五”期间累计更新改造老化地下管线5366公里,已敷设各压力级别燃气管道约3.38万公里,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项目7718项,已建成管廊全部实现智能监测全覆盖,全面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


六是突出改革创新,打造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出台《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为首都城市更新提供坚实的法制保障,持续完善城市更新政策法规体系。深刻把握增与减、都与城、新与旧的关系,把城市更新作为总体规划实施的重要路径,更好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打造千亿新增长极,城市更新日益成为投资新蓝海。建立多元参与、共建共治共享新机制,连续三年成功举办北京城市更新论坛,已成为城市更新领域标志性品牌活动,不断凝聚各方智慧、汇聚创新力量、引领行业趋势,示范引领效应显著。畅通民众意见表达渠道,有事和群众商量着办,把“人民城市”理念落到实处。


下一步,北京市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全力抓好《意见》贯彻落实,充分发挥城市更新在提振经济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城市更新行动中彰显首都担当,作出首都新的更大贡献。一是加强统筹领导,把城市更新作为做好城市工作的总抓手,健全市委城工委领导下的专项小组组织领导机制,提高管理层级,优化专班机制,构建市级统筹、部门联动、分级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狠抓项目实施,建立完善“专项规划—片区策划—项目实施方案”的规划实施体系,今年已发布实施两批2511个更新项目,预计总投资约4900亿。三是打造精品示范,聚焦花园城市、站城融合、赛事经济、滨水经济等8个方面,重点推进161个示范项目,通过以点带面突破,形成可视化成果和可推广经验。四是深化改革创新,明确60项城市更新领域政策机制和改革任务,集中出台一大批增量政策,有效引导市场预期,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力。建立完善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一体化推进等机制,推动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城市更新可持续模式。


作者: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王飞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全文)http://www.ceccweb.org.cn/listshow.php?cid=68&id=2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