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07月02日    星期三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分享  |  登录  注册
您的位置:中国城市节能网要闻快讯通知公告正文

关于公开征集北京市2025年新能源供热新技术的通知

2025-07-02 09:36:48来源: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点击:734 次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公开征集北京市2025年新能源供热新技术的通知

京发改〔2025〕1028号


各区发展改革部门:

为深入贯彻国家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方案(2023—2025年)》、国家六部委《关于印发推动热泵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改环资〔2025〕313号)和本市《关于印发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若干措施的通知》(京发改〔2021〕1411号)、《关于印发全面推进新能源供热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京发改〔2023〕1309号)等文件及相关政策要求,加快本市新能源供热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推进新能源供热新技术试点示范,促进本市供热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按照工作计划开展北京市2025年新能源供热新技术公开征集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公开征集一批新能源供热领域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的技术,形成《北京市新能源供热新技术目录(2025年版)》(以下简称技术目录),为新能源供热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推动供热系统向绿色、低碳、高效、智能方向发展。

二、征集要求

(一)技术范围

技术范围包括浅层地源热泵(不含水源热泵)、中深层水热型地热、中深层井下换热型地热、再生水(污水)源热泵、生物质供热、工业余热利用、绿电蓄热、绿氢供热、集中式空气源热泵供热及以新能源为主的多能耦合能源系统创新技术。

(二)技术条件

1.先进性和创新性。申报技术需在综合能源利用、供热系统效率、智慧运行管理、节能降碳效果、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有一定创新性,申报单位拥有专利或自主知识产权,能引领新能源供热技术发展方向。

2.成熟度与可靠性。技术应完成研发并至少在一个项目中成功应用,具有稳定运行的工程案例,能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项目合同或验收报告等。

3.经济性和潜力价值。技术应具备良好的市场推广潜力和经济可行性,与传统供热方式相比,在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节能降碳效果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需提供成本效益分析说明。

(三)申报单位要求

申报单位应为独立法人单位,包括但不限于新能源供热技术研发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具备开展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的能力,无不良信用记录。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

(四)申报材料要求

申报单位应按照以下要求准备申报材料:

1.申报书。编制《北京市2025年新能源供热新技术申报书》,申报书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技术基本信息、申报单位情况、技术创新亮点及优势、应用案例等内容,确保信息准确无误(见附件1)。

2.技术报告。详细阐述申报技术原理、工艺流程、关键技术指标、性能参数等,突出技术的先进性、创新性及在新能源供热领域的应用优势,并提供相关技术鉴定报告、专利证书等证明材料。

3.成本效益分析报告。围绕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对申报技术与传统供热方式进行全生命周期对比分析,包括但不限于项目建设成本、运行成本、节能降碳、供热质量等。

4.应用案例证明材料。提供至少1个申报技术应用案例,包括但不限于项目合同或验收报告、用户使用报告、技术熟度和可靠性证明、供热效果等。

5.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证明申报单位的合法经营资格和独立法人地位。

6.信用承诺书。申报单位出具信用承诺书,承诺本单位无不良信用记录,未被列入严重失信单位名单,所提供的申报材料真实、有效,并承诺在技术推广和应用过程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7.其他相关材料。如申报技术曾经获得的奖项、荣誉证书,申报单位参与制定的相关技术标准,及与技术相关的检测报告、认证证书等,能够进一步证明技术实力和市场认可度的材料。

以上申报材料需按照顺序装订成册,每页加盖申报单位公章,申报材料以盖章PDF电子版形式申报。通过初审后,申报单位需提供纸版文件一式三份,纸版文件内容应与PDF电子版申报文件完全一致。

三、申报及评选程序

(一)申报阶段

请各区发展改革部门组织有关单位进行申报,并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进行初步审查,于2025年7月10日前,按照要求将申报材料报送至市发展改革委,电子版发送至malin4499@163.com邮箱。

(二)专家评审阶段

市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各相关单位组织专家对初审通过的技术进行评审,依据技术的先进性、可靠性、经济性等指标进行评分,形成专家评审意见,确定拟入选技术名单。

(三)公示与发布

拟入选的技术名单将在市发展改革委网站公示5个工作日后,形成技术目录向各区公开发布,并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

四、支持与推广

对采用新技术的项目,在申报国家级示范项目时予以重点推荐,同时统筹利用现有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支持政策及其他财政资金支持,积极争取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鼓励金融机构为入选技术企业和新技术应用项目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碳减排支持工具等,助力项目落地实施与技术推广。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周长宽  电话:55590481  18810168706

特此通知。

附件:1.《北京市2025年新能源供热新技术申报书》模版

          2.各区发展改革部门联系方式(负责新能源项目)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6月30日

附件:

1.《北京市2025年新能源供热新技术申报书》模板

2.各区发展改革部门联系方式(负责新能源项目)

阅读下一篇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1. 熔盐储能与热水蓄能技术特性对比解析
  2. 零碳园区高质量建设的思考
  3. 关于公开征集北京市2025年新能源供热新技术...
  4. 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补助资金2024...
  5. 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第一批已安...
  6. 祝贺!邦得绿色低碳人居项目入选《美丽中国...
  7. 四川省就《推动全省建筑业做优做强若干措施...
  8. 2025年值得关注的八大脱碳解决方案
  9. 深度解读 | 广东省虚拟电厂参与电力市场相关...
  10. 三个城市更新故事里的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