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3 10:09:55来源:建筑时报综合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点击:704 次
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
日前,《人民日报》连续推出8篇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下的中国经济专论系列“钟才文”文章,围绕“经济形势怎么看、经济工作怎么干”深入系统阐述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内在逻辑,以及中国发展之于世界的机遇性和确定性,传递出稳预期、强信心、促发展的强烈信号。
其中,《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蕴含重大机遇(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下的中国经济专论)》一文指出:
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蕴含重大机遇。中国幅员辽阔,区域协调发展对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巨大。中西部地区铁路、公路等密度仍远低于东部沿海地区,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仍然能够产生长期经济社会综合效益;城际铁路和跨江、跨海桥梁等区域间通道建设,对改善交通物流效率、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作用明显,这方面投资需求还很大。中国在算力网络、移动通信、智慧城市等新型基础设施领域保持快速增长,将为全球创造广阔市场空间。
新型城镇化和城市更新蕴含重大机遇。中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速度虽有所放缓但内涵更加丰富。中国将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完善空间布局、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还将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对城中村、老旧小区等进行改造提升,加强防洪排涝抗灾基础设施、城市地下管网和综合管廊等建设。满足人民对城市美好生活的需要,将带来巨大投资机会。
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不会变。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开创性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共建“一带一路”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成为当今世界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硬联通”扎实推进,建成中老铁路、雅万高铁、钱凯港、蒙内铁路等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11万列,成为名副其实的“钢铁驼队”。“软联通”持续推进,已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合作文件,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23份自贸协定。“心联通”不断深化,农业、教育、医疗、减贫、水利、防灾减灾等领域一大批“小而美”民生项目落地生根,有效增进了共建国家人民福祉。
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机遇和挑战之大都前所未有。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多措并举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有效稳住经济基本盘;更加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更加彰显。
中国式现代化有目标、有规划、有战略,一定会实现。
凡来源注明中国城市节能网的内容为中国城市节能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