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0 17:44:26来源:来源:住建部官网,整理:度川管理研究部点击:680 次
智慧工地将成为标配,BIM技术不再只是加分项而是基本功,建筑机器人将走向施工一线。
这一切都将在未来2年内加速实现。
10月15日,住建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未来两年建筑业与城市建设的数字化转型路径。
到2027年底前,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各项重点任务将取得明显进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10个关键词:
1.智慧工地
2.BIM技术
3.CIM平台
4.建筑机器人
5.智能建造
6.房屋安全数字档案
7.城市生命线
8.多元化投融资
9.数字家庭
10.道路智能感知系统
01智慧工地建设
完善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在地级及以上城市推进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建设,加强对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工地安全、设备信息、危大工程、绿色文明施工等监督管理,提升安全监管效能。
02BIM技术全过程应用
在建筑领域推广BIM技术全过程应用,推动构建数字设计基础平台和集成系统,提升建筑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协同水平。加大BIM技术在数字报建、三维审图、竣工验收、数字交付等环节的应用,推进与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的融通联动。
03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
将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作为城市治理数字底座的组成部分。推动BIM技术在数字报建、三维审图、竣工验收、数字交付等环节的应用,推进与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的融通联动。
04建筑机器人与智能装备
推动建筑机器人及相关设备集成与创新应用。编制部品部件标准图集,鼓励设备制造企业研发部品部件生产智能化装备机具,推动自动化施工机械、建筑机器人、三维(3D)打印等相关设备集成与创新应用。
05智能建造产业集群
鼓励地级及以上城市建设智能建造产业基地,适时发布智能建造技术推广目录,培育一批具有智能建造系统解决方案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推动建立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产业链资源高效配置与综合成本优化。
06房屋安全隐患数字档案
逐步建立房屋建筑安全隐患数字档案,并纳入行业基础数据库。推动房屋安全管理立法,健全房屋建筑安全隐患消除机制,强化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提高房屋建筑的抗震、防雷、防火性能。
07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
推动地级及以上城市在燃气、供水、排水、供热、桥梁、隧道等设施上布设物联感知设备,搭建安全监测平台。这为施工企业开辟了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的新兴市场。
08多元化投融资
推动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在不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前提下,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投放信贷。
09数字家庭建设
对新建全装修住宅,明确户内设置基本智能产品要求,鼓励预留居家异常行为监控、紧急呼叫、健康管理等智能产品的设置条件。这直接影响精装修住宅项目的施工标准和产品集成。
10道路智能感知系统、城市云平台
推动以智慧多功能杆为主要载体的道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系统和城市云平台建设,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应用。这涉及道路施工与智能化设施的协同设计与安装。
智慧工地、BIM全过程应用、建筑机器人,这些技术将从试点示范走向规模化应用,深刻改变施工现场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效率。
随着行动方案的落地,2025-2027年将成为施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期,一场以“数字化、智能化、工业化”为特征的建造方式变革正全面启动。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行动方案(2025—2027年)》(全文)
http://www.ceccweb.org.cn/listshow.php?cid=68&id=3463
凡来源注明中国城市节能网的内容为中国城市节能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