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0 22:20:00来源:经济日报点击:674 次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全国碳市场完善及扩围的路径和步骤,并进一步指明碳市场发展的方向。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电力行业是落实“双碳”目标的主力军。
作为最先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点排放行业,电力行业统筹发展与减排,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政策设计和实践,为碳市场初期运行提供稳定基础,为钢铁、水泥、铝冶炼等行业的纳入提供经验参考。
全国碳市场启动以来,在电力需求刚性增长、能源保供压力增大的情况下,电力行业坚决贯彻国家碳排放控制工作要求,率先参与全国碳市场,为碳市场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支撑。2019年至2023年,年度配额清缴完成率均在99%以上,2023年达到99.98%,创历史新高。2018年至2024年,单位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12.1%,单位火电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2.2%,全国碳市场的运行为电力碳减排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与全国碳市场4年多来,电力行业发生了多项积极变化。
电力企业碳减排和碳交易认识显著增强。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副主任张晶杰介绍,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均建立了碳排放管理内控制度,其中超过80%的单位配备了专职人员负责碳资产管理,并将碳资产管理纳入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绝大多数重点排放单位对自身减排潜力和成本进行了评估,采取低碳技术改造、生产流程优化等减排措施,并进行内部碳减排考核,重点排放单位基本开展了元素碳含量实测。
全国碳市场价格发现机制作用初步显现。数据显示,碳价由启动时的每吨48元上涨到高点的每吨90元至100元。张晶杰表示,随着碳市场覆盖范围扩展,将更有利于重点排放单位在碳价波动的区间范围内发现价格锚点,使企业作相关决策时有判断依据。
低碳技术应用和创新步伐进一步加快。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低碳处处长石丽娜表示,碳市场有效推动了存量煤电节能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和煤电低碳化改造,加大煤电掺烧绿色能源和大规模低成本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研发、示范与应用,进一步提升能效水平,实现可持续减污降碳。
减排成本降低渠道进一步拓展。“目前碳市场允许企业使用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抵销5%的应清缴配额量,不仅降低了重点排放单位的履约成本、减轻了企业负担,同时还有效发挥了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提高能效、生态保护补偿等作用。”张晶杰说。
全国碳市场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系统性工程。张晶杰表示,要充分考虑发电行业承担能源保供和转型双重压力,研究适应“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的碳排放配额分配长效机制;强化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加强碳市场与电力市场协同机制研究,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发挥作用。同时,加强电力行业碳减排成本疏导。(王轶辰)
凡来源注明中国城市节能网的内容为中国城市节能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