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3 11:44:04来源:工业节能公众号点击:674 次
以下是针对钢厂节能改造项目的系统化方案,整合技术路径、管理策略与行业实践,助力实现能效提升与低碳转型:
炼铁工序革新
高炉富氧喷煤与脱湿鼓风:提高鼓风含氧量(23%~30%),降低湿度至2~8g/m³,减少焦炭消耗10%~15%,首钢迁钢项目实现年节煤2.6万吨。
球团矿替代烧结矿:采用带式焙烧机产线,球团比例提升至50%,吨铁CO₂减排60kg以上(如首钢迁钢案例)。
氢基直接还原铁(DRI):用氢气替代焦炭,实现炼铁近零碳排放(试点阶段)。
炼钢环节升级
转炉负能炼钢:回收煤气与蒸汽,煤气回收量≥120m³/t,蒸汽≥90kg/t,马钢300吨转炉改造后煤气回收量提高8.1%。
高效复吹技术:顶底复合吹炼强度提升,渣量减少20%,炉渣40%热循环利用,吨钢能耗降低5%(马钢案例)。
轧钢系统增效
控轧控冷(TMCP):气雾冷却替代穿水冷却,吨钢综合能耗降4kgce,山西建龙项目年减排CO₂1.1万吨。
无头轧制技术:减少轧制间歇能耗损失,加热炉燃耗降低5%~10%。
余热深度回收
环冷机升级:采用多功能鼓风环式冷却机,漏风率降5%,余热发电量增3~5kWh/吨矿,太钢改造后年节电5572万kWh。
冲渣水供暖:回收高炉冲渣水余热(60℃~80℃)用于区域供暖,首钢迁钢项目覆盖110万㎡,年节煤3.15万吨。
余压发电技术
高炉煤气余压透平(TRT):整机效率达92%~93%,陕鼓为俄罗斯5580m³高炉改造后年增发电4320万kWh。
水轮风机替代电机:利用回水余压驱动冷却塔风机,化工系统年省电100万kWh。
循环水系统改造
变频群控+叶轮改造:水泵加装变频器,结合叶轮三元流设计,系统电耗降15%~25%。南钢轧钢净环水系统流量从2050m³/h优化至1850m³/h,月节水14万m³。
水质智能监控:膜分离技术提升回用水率,浓缩倍数≥7倍,降低新水消耗20%。
动力设备升级
空压站一级能效:首钢迁钢空压机输功效率达58%(超国标55%),获行业首张一级认证。
风机智能控制:烧结风机变频调速节电30%~50%,管网遵循“短直粗”原则压损降10%~25%。
数字能碳管理平台
AI动态调参:模糊PID控制风机参数年节电38万kWh;转炉冶炼周期匹配风机变速运行,综合节电率5%~10%。
数字孪生预警:预判设备衰减(如叶轮积灰),维护成本降40%。
清洁能源替代
绿电采购与自建:首钢迁钢2024年计划采购绿电8.5亿kWh,清洁运输比例85%。
厂区光伏覆盖:某钢厂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厂,光伏年发电4000万kWh,降低外购电依赖。
四步改造流程
优先项目
1. :TRT发电、空压站改造、水泵变频,投资回收期1~3年。
2、政策杠杆应用
资金支持:高效设备购置补贴30%~50%(如永磁电机)。
碳资产运营:参与碳交易市场,首钢迁钢低碳汽车板产品降碳30%以上。
3、经济效益概算
改造项目 |
投资回报率 |
年减排量 |
回收周期 |
TRT发电 |
150%~250% |
3.6万吨CO₂/年 |
1年 |
空压站一级能效 |
200%~300% |
能耗降30% |
1.5~2年 |
循环水系统变频 |
120%~180% |
节水20%+节电25% |
2~3年 |
钢厂节能改造需以 “工序优化为根、余能回收为脉、智能管控为脑”:
短期:聚焦高回报项目(TRT、变频水泵),回收期<2年;
长期:布局氢冶金、CCUS技术,构建零碳工厂;
机制:借力绿色金融(碳配额质押贷款)与政策红利(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实现能效提升与碳资产增值双赢。
首钢迁钢经验表明:极致能效是竞争力内核——31项技改投入4.59亿元,吨钢综合能耗降8.7kgce,年效益超亿元。
凡来源注明中国城市节能网的内容为中国城市节能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