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5 17:12:26来源:工业节能公众号,节能降碳工作者点击:828 次
工业余热余压回收利用是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它通过将生产过程中原本被浪费的热能和压力能回收利用,直接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同时也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下面通过一个表格,快速了解余热余压利用在企业中创造价值的主要方式:
效益维度 |
具体体现 |
案例/示例 |
降低能源成本 |
减少外购燃料、电力、蒸汽等的费用。回收的余热可直接用于生产工艺、采暖或发电,余压可直接用于发电或驱动设备。 |
某石化公司回收120℃工艺热水余热,年节约标准煤0.90万吨。 |
提升能源效率 |
提高全厂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品能耗。 |
某热电厂采用低位能供热技术,供热能力提高31.6%,发电煤耗下降超100克/千瓦时。 |
减少环境支出 |
降低温室气体(CO₂)和污染物(SO₂、NOx)排放,有助于满足环保要求,可能减少碳排放配额购买支出或获得环保补贴。 |
多个案例显示,项目年减排CO₂可达数千甚至数万吨。 |
增加副产品收益 |
利用余热发电可并网售电;产生的蒸汽、热水可有偿提供给周边企业。 |
|
延长设备寿命 |
回收高温余热可降低主工艺设备的工作温度,减少热应力损伤和腐蚀,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
|
改善生产稳定性 |
余热回收系统(如预热助燃空气)可提升主工艺的稳定性和效率。 |
某乙烯裂解炉采用节能技术后,不仅节能,还延长了清焦周期。 |
享受政策红利 |
符合条件的节能项目可申请政府专项资金补贴、税收减免或优惠贷款利率,直接降低投资成本和财务负担。 |
|
主要技术与应用场景
余热余压技术应用广泛,下表列举了常见技术及其适用场景:
技术名称 |
基本原理 |
适用场景与效益 |
热交换技术 |
通过换热器直接回收余热预热空气、物料、水等,直接利用热能。 |
普遍适用,如烧结机烟气、加热炉烟气余热回收。投资相对较低,效益直接。 |
余热发电技术 |
利用高温余热(如水泥窑、钢铁窑炉烟气)生产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 |
适用于中高温余热(通常>300℃),如钢铁行业干熄焦(CDQ)发电。将低品位热能转化为高品位电能,价值更高。 |
余压发电技术 |
利用工业流体(如高炉煤气、石化工艺气流)的压力能驱动透平发电。 |
如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装置(TRT/BPRT),化工行业等温变换技术降低系统阻力。几乎“无成本”地回收压力能。 |
热泵技术 |
从低温余热(如冷却水、低温烟气)中吸取热量,提升温度后供生产或采暖使用。 |
适用于40-80℃的低温余热,如回收炼铁冲渣水余热用于采暖。可显著提升热能品位。 |
热电联产/冷热电三联供 |
综合梯级利用能源,同时供应电力、蒸汽、热水、冷气等多种能源产品。 |
实现能源的按质利用,整体能源效率可达70%-90%以上。 |
精馏过程 |
如自回热精馏技术(SHRT),用压缩机将塔顶蒸汽压缩升温后为塔釜再沸器供热,大幅减少外部能源需求。 |
化工、制药等行业精馏工艺,能耗可降至传统工艺的60%-80%。 |
系统优化与智能控制 |
采用智慧能源系统、边缘计算优化控制等技术,对整个能源系统进行协同优化和精准调控。 |
如成品油管网智慧用能决策系统降低单位输油电耗,流程工业智能优化控制技术提高锅炉自控率和节能率。 |
企业如何实施余热余压项目
全面能源审计与诊断:这是第一步。要系统梳理和测量各环节的余热余压资源,包括温度、流量、压力、介质性质(是否腐蚀、结垢) 以及产生和波动规律,评估其品质和回收价值。
选择合适的技术与方案:没有“最好”的技术,只有“最合适”的。需结合自身余热余压资源的特性和生产需求,进行技术经济性对比,选择投资回报高、技术成熟可靠、便于维护的方案。
关注系统集成与优化:余热余压回收不是简单的设备叠加,需要与现有生产系统无缝集成和协同优化,确保回收系统不影响主工艺生产,同时实现全局能效最优。
探索创新商业模式:对于资金紧张的企业,可探索合同能源管理(EMC) 模式。由节能服务公司投资建设并运营,企业用节省的能源费用与服务公司分成,实现零投入或低投入技改。
充分利用政策支持:积极关注并申请国家、地方的节能技术改造补贴、绿色信贷优惠税率等政策支持,可以有效降低项目初始投资,缩短投资回报期。
总结一下
工业余热余压回收利用是一项 “变废为宝” 的智慧投资。它不仅能直接降低企业的用能成本,提升竞争力,还能减少环境排放,塑造绿色企业形象,并可能带来额外的政策红利和收益。
凡来源注明中国城市节能网的内容为中国城市节能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