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09月10日    星期三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分享  |  登录  注册
您的位置:中国城市节能网要闻快讯新闻资讯正文

四川科技创新工作“施工图”出炉!未来三年这样干→

2025-09-09 22:24:08来源:四川发布客户端点击:676 次

近日

省政府印发

《体系化推进科技创新

和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方案(2025—2027年)》

(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从创新阵地、平台载体、科技攻关

成果转化、主体培育、创新生态等方面

进行体系化部署

提出了6方面共24项重点任务

 

未来三年

四川科技创新工作

有了“施工图”“任务书”

 

《实施方案》有哪些亮点?

将如何优化创新布局?

又将如何助推科技成果转化?

一起来看看

 

01
关键词:系统联动

“国家队”与“四川队”协同互补

 

《实施方案》优化整合央地、军民科技创新资源和力量,形成体系化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强大合力。

 

针对创新平台,一方面,服务保障国家级创新平台高质量运行。做好国家实验室服务保障工作。出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分类支持政策,促进创新成果就地溢出转化。另一方面,推动省级创新平台规范化建设运行。在符合条件的市(州)布局建设天府实验室,面向重点产业链和前沿领域新建一批省级创新平台。强化“国家队”与“四川队”协同联动、优势互补。

 

针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也提出了相应的重点任务——

 

支持行业骨干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逐步将企业承担省级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的比例提高到70%以上。

 

激发高校创新活力,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建设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科技商学院。推进国省级大学科技园优化重塑,协同推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和产业培育。

 

完善中央在川科研院所联系服务机制,建立部分省外国家级科研院所对接工作机制,协同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

 

同时,健全支持省属科研院所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适应科研规律的经费、编制、人事等管理制度。新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30家以上。

 

02
关键词:优化布局

明确省域副中心科技创新建设定位和布局

 

《实施方案》坚持以打造成渝地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明确将强化成都创新枢纽和创新策源功能,推进西部(成都)科学城、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和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并将组建成都都市圈协同创新中心,打造成德眉资创新共同体。同时,支持中国(绵阳)科技城提升战略保障能力,发展核技术应用、激光技术应用等特色园区。

 

值得注意的是,《实施方案》在省级层面首次明确省域副中心科技创新建设定位和布局,提出支持德阳、宜宾、泸州、南充、达州等地聚焦本地优势产业打造特色创新高地。

 

●支持德阳市推进成德高端能源装备集群、德阳大学科技园等建设,加快建设高端装备科技城。

 

●支持泸州市打造川渝毗邻地区(泸永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

 

●支持宜宾市打造新一代固态电池技术创新高地。

 

●支持南充市联动达州市打造川东北协同创新中心。

 

●支持市(州)探索“总部+基地”“研发+制造”等新型协作模式,开展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03
关键词:攻关突破

抓好“两个100”为重要牵引

 

《实施方案》聚焦科技创新支撑特色优势产业基础不牢、科技成果本地转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实施一系列分量足、落点实、创新性强的举措。

 

在强化科技攻关方面,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先进装备、生物制造、清洁能源、先进材料6个重大科技专项。开展重点产业链科技攻关,制定“15+N”重点产业链技术需求清单,深入推进人工智能一号创新工程,强化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工业软件、动力电池、绿色氢能、核医疗、种业振兴、找矿突破等领域科技攻关。实施科技支撑未来产业发展“先手棋”计划,加强第六代移动通信(6G)、量子科技、未来交通、先进核能、前沿生物、脑科学与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技术攻关。每年组织实施100个“从1到10”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为重点产业建圈强链提供更多科技支撑。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的关键环节。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实施方案》提出,每年实施100项“从10到100”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产出一批引领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标志性产品。实施中试平台建在产业链上专项行动。围绕优势产业和“15+N”重点产业链发展需求,分级分类布局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熟化平台。支持成都市打造西部中试中心。

 

同时,将搭建产业技术供需对接服务平台,大力推广“线上科创通+线下科创岛”服务模式,深入实施企业找技术、成果找市场“双向揭榜挂帅”,建立“成都孵化、市(州)生产”协作模式,推动“四链”融合先行先试。

 

04
关键词:激发活力

探索实施系列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举措

 

《实施方案》坚持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上大胆创新,探索实施一系列改革举措,着力营造一流创新生态。

 

在科技计划管理方面,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部门和创新主体设立的重点科技专项,按程序纳入省级科技计划管理体系。

 

在评价激励方面,将进一步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权属制度和单列管理改革,出台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认定工作指引,鼓励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带头转”“大胆转”。

 

在科技金融方面,开展财政资金“先投后股”试点、科技金融“股贷债保”联动试点、科技企业并购贷试点等改革,进一步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体系化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全文)http://www.ceccweb.org.cn/listshow.php?cid=68&id=3273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1. 韩正出席2025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并致辞
  2. 四川科技创新工作“施工图”出炉!未来三年...
  3. 中小企业节能改造:五大低成本方案,每年省...
  4. 中央层面明确碳市场路线图,释放哪些信号
  5.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验收 主要验收什么?
  6. 节能技术应用的四大核心领域,工业节能规模...
  7. 全国碳市场建设迈入新阶段(人民日报)
  8. 中煤“连推”7大绿氢氨醇项目,打造绿色能源...
  9.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四川省财政厅 关于开展20...
  10.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体系化推进科技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