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4 10:16:45来源:工业节能微信点击:681 次
作为工业节能服务的销售人员,需掌握的知识体系需覆盖技术、政策、客户需求、销售策略及项目管理等多个维度。以下是小编梳理的核心知识点,相互学习交流,仅供参考!
节能定义与价值
理解节能的核心是通过技术和管理优化减少能源浪费,提高能效,降低企业成本(如电费、燃料费)和碳排放。
明确节能对企业的经济效益(降本)和社会价值(环保合规、品牌形象)的双重意义。
重点行业能耗特点
掌握钢铁、化工、建材、电力等九大高耗能行业的能耗占比(占工业总能耗60%以上)及单位能耗差距(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
熟悉不同行业的节能重点场景,如钢铁厂的余热回收、化工厂的变频电机改造等。
主流节能技术
设备升级:高效电机(节能率20%-30%)、变频器(根据负载调节功率)、LED照明(能耗降低50%)。
系统优化:余热回收(废热发电)、智能控制系统(实时监控能耗)、能源管理系统(EMS)。
工艺改进:如连续铸造替代传统铸造,减少中间环节能耗。
技术应用场景
结合案例理解技术落地效果,例如:
某钢铁厂余热回收系统年节电10%;
纺织厂LED照明改造后照明能耗降50%。
识别客户痛点
高层决策者:关注政策合规性(如碳配额)、长期成本节约及企业ESG目标。
中层管理者:侧重技术可行性、生产稳定性及KPI达成(如单位产品能耗)。
操作人员:关心设备易用性、维护成本和工作量减少。
沟通策略分层
价值塑造方法
数据化呈现:用实测数据说明节能效果(如“变频改造后电耗降低30%”)。
案例对比:展示同行业成功案例(如化工企业风机变频改造年省200万元)。
风险弱化:通过免费能源审计、节能效果担保(如EMC模式)降低客户决策风险。
解决方案销售
从单一产品转向提供诊断→设计→实施→运维的全流程服务。
例如:先为客户做能源审计,再定制“变频+余热回收+智能监控”组合方案。
核心政策框架
国家层面:《节约能源法》《工业节能管理办法》强制性能效标准。
地方政策:如地方碳配额分配、节能技改补贴(如设备购置税减免)。
政策工具应用
税收优惠: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
绿色金融:碳减排支持工具贷款、绿色债券。
项目全周期管理
前期:能源审计、节能潜力诊断。
中期:技术方案设计、设备选型、施工协调。
后期:效果评估(如节能量测量与验证)、持续优化。
风险控制
技术风险:采用成熟技术或小规模试点验证。
投资风险:通过合同能源管理(EMC)模式由服务商承担前期投入。
自我能力提升
定期参加行业培训(如碳资产管理、能源审计师认证)。
关注技术趋势(如氢能应用、数字孪生能效管理)。
资源协同
内外部协作:联合技术部门提供方案,整合设计院、金融机构资源。
工业节能销售的本质是 “技术+信任+价值” 的综合传递:既要成为客户的技术顾问,精准匹配节能方案;也要成为长期伙伴,通过专业度和服务黏性建立护城河。建议从行业深耕(选1-2个高耗能行业)、政策敏感度(每月跟踪政策库)、案例库建设(每单总结可复制经验)三方面持续精进。
凡来源注明中国城市节能网的内容为中国城市节能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