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11月11日    星期二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分享  |  登录  注册
您的位置:中国城市节能网要闻快讯新闻资讯正文

发挥政府投资带动引导作用!财政部部署下一步六大工作重点

2025-11-10 18:14:20来源:建筑时报公众号 点击:693 次

近日,财政部发布2025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并指出下一步将要重点做好的六方面工作。报告中建设领域相关内容如下:


 1.

支持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统筹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提高投资效益。

 1.

推动国家重大战略稳步实施。加强对跨区域重大项目支持。

 1.

发挥政府投资带动引导作用。各地积极扩大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重点用于投资建设、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等。中央预算内投资上半年下达4601亿元,占全年预算的63%,重点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等领域项目建设。 

 1.

推动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上半年,中央财政安排交通运输领域重点项目资金和交通运输领域专项资金2955.24亿元,用于支持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下达资金51.02亿元,支持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推动提升货物综合运输质量和服务效率;下达资金57.5亿元,支持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安排民航发展基金307.5亿元,用于支持民航机场建设、中小机场运营及支线航空补贴等。安排补助资金198.01亿元,支持普通国省道及农村公路养护。 

 1.

政府绿色采购政策不断完善。在全国101个城市(市辖区)的医院、学校、办公楼、体育馆等9类政府工程中,采购符合标准的108种绿色建材产品,大力发展装配式、智能化等新型建筑工业化建造方式,带动建材产业绿色转型升级。

 1.

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落实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着力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1.

夯实水利基础设施。安排水利发展资金471.3亿元,支持完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水平。其中,安排水旱灾害防御资金220.9亿元,开展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山洪沟治理、山洪灾害防治设施维修养护等,促进提高流域防灾减灾能力;安排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资金97.8亿元,支持各地建设小型水库和小型引调水工程,开展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

 1.

继续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城市更新行动。探索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机制,推动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弱项,加强消费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上半年,通过竞争性评审,确定20个重点城市入选第二批支持范围,并下达45亿元支持两批入选城市开展相关工作。

 1.

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更新改造。上半年,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等约2400亿元,支持城镇燃气管道更新改造、城市地下管网管廊建设改造等项目,城市安全韧性水平进一步提升。 


在报告中,财政部还列出了下一步将要重点做好的六方面工作:


(一)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压实预算执行责任链条,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保障资金安全有机结合起来,推动资金和政策尽快落地见效。继续实施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对重点领域的个人消费贷款和相关行业经营主体贷款给予财政贴息,激发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潜力。积极发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作用,加强财政与金融协同配合,将更多公共服务纳入投资支持范围,积极鼓励民间投资发展。 

(二)全力支持稳就业稳外贸。

加大稳就业政策实施力度,支持做好公共就业服务、职业技能培训、稳岗扩岗等工作,千方百计稳定就业岗位,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保障好失业人员基本生活。支持企业稳订单、转内销、拓市场、保运营,切实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用好多双边财经交流合作机制,推动商签更多自贸协定,持续深化国际经贸合作。 

(三)加快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强化产业创新科技供给,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持续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完善财政科技经费分配和管理使用机制,加强科技资源统筹配置,提升科技投入效能。加大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持,促进更多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在财政补助、政府采购等方面对各类经营主体平等对待,为企业经营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四)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强化“一老一小”服务,向中度及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实施好育儿补贴制度。加强重大民生政策跨部门统筹协调,持续完善教育、卫生健康等重点民生领域支持政策,有效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强化低收入群体兜底帮扶,推动民生建设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 

(五)持续用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继续实施一揽子化债政策,在稳步推进隐性债务置换的同时,对新增隐性债务行为露头就打、严肃问责。强化财政运行分析研判和动态监测,加强库款调度和应急处置,推动“三保”底线筑牢兜实、基层财政平稳运行。用好相关政策工具,协助做好融资平台改革转型、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等工作。

(六)不断提升财政治理效能和水平。

加强财政科学管理,深化落实各项财税改革举措,努力在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零基预算、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消费税改革、规范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加大财会监督力度,扎实做好审计整改,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压实地方和部门责任,督促管好用好财政资金,提高预算约束力和财税法规制度执行力。同时,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确保财政资金更多用在发展所需、民生所盼上。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1.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
  2. 发挥政府投资带动引导作用!财政部部署下一...
  3.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
  4.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关于印发《关于推动物流数...
  5.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就《关于促进新能源...
  6.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新能源消...
  7. 到2030年,建成近零碳排放园区达20个!《国...
  8. 第六期节能降碳技术与解决方案周末沙龙在京...
  9.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成...
  1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